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那肥头大耳的人忽然大怒,道:“‘三郎’?哼,三郎又是什么东西?是不是你这狗娘养的坏了老子一个耳朵?老子要把你的头剁……哎呦,痛……痛死老子了……”这肥头大耳的人又两个手捂着另一只耳朵,手指缝间也是渗出鲜血来。

这一变故,电光火石,可木七止却瞧明白了,他瞧明白了,却已惊的瞠目结舌,怔怔的说不出话来。

那穿一袭绿衣的人,只伸出右手食指,凌空一指,一股真气便破空而出,不偏不倚的从那肥头大耳人的耳朵上穿过,跟着就听见那肥头大耳人的嚎啕哭喊声。

这时,“春满楼”里一干打手一拥而上,他们或持长棒,或持利刃,叫嚣着冲着三郎而来。

三郎依旧坐在桌子旁边,对这一干蜂拥而至的打手竟视若无睹。

待这些凶巴巴的打手要给三郎“颜色”看时,只见三郎或掌掴,或肘撞,或脚踢……听着大厅里“哎呦,哎呦”声不绝。

不一会儿,这一干打手嘴里“哼哼唧唧”的趴在地上,竟再也站不起来了。

春满楼里忽然动武,一些胆小怕事的人怕殃及池鱼,趁着一阵骚乱,早早的便溜之大吉,偌大的厅堂里顿觉宽敞了不少。

可即便如此,这里还是有不少人留了下来,逛妓院的人,又怎么会怕事?只要是不怕事的人,当然会来逛窑子。

一片寂静之后,忽然听见一阵幽怨的二胡声音,曲调竟是江南曲调,接着一个悲戚的声音唱道:

四十年来国家,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破阵子四十年来国家》是李后主在降宋之际所做。

李家父子占据江南土地有三十八年,他父子二人虽谈不上明君,可也教江南百姓几十年来不识干戈。

赵匡胤要一统天下,大动干戈,干为李家赴汤蹈火的江南百姓可不知有多少!他们不惜性命也要捍卫他们的国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可长江天险已失,宋兵兵临城下,那时候大势已去,李后主念及城中百姓。他不愿让他国家的土地兵火连天;他也不愿让他国家的百姓生灵涂炭。

李后主唯有背负荆条,出城受降,这一切只求保百姓安宁。他,从此便成了阶下囚。

众人听着这悲戚的词调,令人不禁神游天际。

木七止寻着声音望去,只见“春满楼”厅堂的门槛上,坐着两个衣衫褴褛,年逾古稀的老夫妇。

这对老夫妇像是沿街乞讨的卖艺的,平时就靠着拉曲唱词过活。那老叟拉着二胡,而词调却是那老妪所唱,他们跟前还摆放着一个瓷碗,瓷碗里零星有几枚铜钱。

一曲唱罢,那“春满楼”的老鸨气急败坏的出来,吵吵着道:“哪里来的混账东西……”

话音未毕,又只听“嗤”的一声响,那老鸨的发簪“叮”的一声,掉落在地上,此时窗外吹进来一阵东风,吹的那老鸨披头散发,她人也吓得花容失色的跑走了。

木七止瞧的清楚,这一下当然还是三郎,三郎咋闻江南口音,倍感亲切。三郎也是国破家亡的人,这对老夫妇奔波异乡,乞讨过活,大有感触。

可即便乞讨,这对老夫妇也没有忘了故国故土。接着曲调一转,那老妪清了清嗓子,又唱道: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曲唱罢,这对老夫妇忽然站起身来,整理了几下衣衫,他们衣衫早已破烂不堪,何须再整理?可沿街卖艺的人,一旦要走了,都是要整理一下衣衫的,整理好了衣衫,再去下一个地方,接着拉弦唱曲。

只听“嗖嗖”几声,接着叮铃铃的响个不停,这声音就像是赌场里的赌客在掷骰子,骰子在碗里叮铃铃的响起来。

这叮铃铃的声音当然是从碗里发出来的,不过这碗可不是赌场里的碗,这碗是这对老夫妇跟前的碗。碗里叮铃铃转个不停的也不是骰子,而是珍珠,晶莹剔透的珍珠在碗里转来转去,看样子得有四五粒之多。

可这么大的一笔横财,那对老夫妇却浑不当一回事,他们捧起碗来,相互搀扶着转身走了,都没有留下一声道谢的话。

或许他们拉弦唱曲,可不是图钱,一天天的只须有口粗饼,填饱肚子也便成了。

他们漂泊江湖,只为唱出他们的心声:他们原先是有国家的,国虽破了,可百姓故国情怀还在。心中的那方水土,那可是永远都忘不掉的。

珍珠当然是木七止所掷,那对老夫妇一下子挣到几粒珍珠,可是令人艳羡,可众人谁都没起歹意抢夺,那对老夫妇都年逾古稀,抢夺他们的珍珠还不容易?

珍珠虽然珍贵,可却远远珍贵不过那对老夫妇的一片赤子丹心。丹心值多少银子?那可是无价的!区区几粒珍珠又算得了什么?


页面连接:http://www.allthrottlemc.com/news_0_owwtw/baveswaq.html

吞噬小说网 亲亲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飞飞小说网闪爵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